粮缘工作室 发表于 2024-9-26 17:18:57

粮票上的少数民族与西部地

粮票上的少数民族与西部地区李红杰,

说起粮票,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短缺经济”,其实,它所包含的远不止这些。 粮票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首先从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来看,相当于省一级的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和新疆5个自治区自然不用说,都有一整套完整的粮票“体系”。例如内蒙古自治区,自1955年发行一组“内蒙古自治区通用粮票”开始,到1980年一共发行过12组粮票,数量达560枚以上,时间涉及到计划经济时期...
说起粮票,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短缺经济”,其实,它所包含的远不止这些。


粮票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首先从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来看,相当于省一级的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和新疆5个自治区自然不用说,都有一整套完整的粮票“体系”。例如内蒙古自治区,自1955年发行一组“内蒙古自治区通用粮票”开始,到1980年一共发行过12组粮票,数量达560枚以上,时间涉及到计划经济时期的所有年代。在自治区下面的各个盟、市和旗、县,也发行过相当数量的粮票,仅笔者手头收藏的粮票就涉及20多个内蒙古自治区的盟、市和旗、县。
粮票不仅反映了自治地方的一般情况,有的还反映了自治地方自筹备到成立的那一段特殊的历史过程。在5个自治区中,西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最晚,是在1965年。也正因为如此,西藏自治区自然地也成为最后发行粮票的自治区。西藏在1951年和平解放以后,在相当一段时期里仍然保持原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当时,人民币与银元同时流通,中印、中尼边界与西藏仍维持原有的易货贸易关系。大多数藏族群众的农奴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他们食用的粮食品种(如青稞)很少在社会流通过程中获得,因此,到50年代中后期,全国已普遍使用粮票,但西藏却排除在外。甚至连全国各地畅通无阻的1957年和1958年的“军用定额支票”上都特别注明“西藏除外”。这种情况在1959年平定叛乱以后发生了变化。成立于1956年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平定叛乱后的第二年(即1960年)就以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粮食管理局名义发行一套由6枚组成的粮票。1962年又发行一套。1973年,西藏又发行了新的粮票,而这一次的发行部门已经是“西藏自治区”。有趣的是,“文革”在内地十分盛行的“语录”粮票在西藏很少,除“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发行的1966年版的5市斤粮票中出现“最高指示:备战、备荒、为人民”外,整个西藏似乎没有出现过第二枚语录粮票。
自治州一级的粮票相对少一些,笔者手头有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工种票、粮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粮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自治州(食盐票)等。但如果包括自治州所辖的市县就比较多了。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图们、龙井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鹤峰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昭觉、冕宁,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汶川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大理等,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格尔木等,共有14个自治州(包括所辖县市)曾发行过粮票(包括与吃有关的其它票证),接近于全国30个自治州的一半。
相比之下,自治县一级的粮票少一些,只发现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兴各族自治县、云南省的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等,还不到10个地方,在100多个自治县中所占的比重就很少了。
不过,就以上情况来看,曾经发行过各种粮票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还是相当多的,这些地方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也相当高,至少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从行政区划上也涉及到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全部,即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从而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涵盖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大部分地方和所有级别。粮票上的民族文字
尽管“集粮”活动的历史并不很长,但从事这一活动的队伍和与这一队伍相适应的市场却相当庞大。很自然地,这种活动、队伍和市场又培育出一些相关的文人墨客,整理、归纳和研究粮票。但由于这些研究刚刚起步,难以避免闹出一些笑话,如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方面。
几年以前地方集粮爱好者自编发行的一家刊物在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1974年发行的地方粮票时,看到上面印有少数民族文字就想当然地说是“回文”,他们觉得回族自治区出的粮票上印的肯定是“回文”。其实,凡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有所了解的人会懂得根本没有什么“回文”,宁夏1974年发行的一组粮票上印的并不是所谓的回文,而是蒙古文。
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粮票上不仅出现了诸如宁夏1974年版那样非自治民族的文字,有的时候一些非自治地方的粮票上也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例如1961年青海省经济作物和畜产品收购专用粮票中出现的则是藏文。
粮票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一定的历史背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粮票上的少数民族文字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各民族自治地方发行粮票至“文革”之前,这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字一般都印在汉字上方;二是“文革”时期,少数民族文字大都被安排在下方,上方则是汉字取而代之;三是“文革”之后,大都又恢复到“文革”前的格式。这种情况在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的粮票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粮票最具特色,层次十分明显,各个历史阶段表现得非常清晰。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壮文是于1955年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也许是由于刚刚开始使用,有关部门在普及新的壮文方面措施得力,群众的积极性比较高,所以在此后的一段时期一直沿用。结果,即使在“文革”时期的广西粮票中仍然印有壮文,而且还印在汉语的上方。相比之下,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以后,广西的粮票上却不再印有壮文。对此有些“粮友”描述为“形同虚设的文字已渐渐地消失”,说的可能苛刻了一点,但这种情况也许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广西人心态上的变化,反映了有关方面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票上的文字则显得比较复杂,表现得似乎更具特点。维吾尔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这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文字。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大力推行拉丁字母的社会背景下,60年代曾对维吾尔文进行过拉丁化的文字改革,创制“新维吾尔文”。如果联想到汉语都要进行的拉丁字母化改革的时代环境,对维吾尔文的这种改革就可想而知了。由于新文字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难度较大,有一个时期还曾出现过“新”“旧”维吾尔文并行的情况。例如1971年发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粮票”中,1斤、10斤和20斤粮票上出现的民族文字即维吾尔文是“新”维文,而50斤和100斤粮票上印的却是“旧”维文。由于“新”维文的推行见效不大,特别是没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欢迎,有关部门遂于1982年正式宣告废止“新”维吾尔文。从此,粮票不再出现所谓的“新”维文。
在正式发行的粮票中,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最“低”行政级别也许是朝鲜文的粮票。这是一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县开山屯镇于1990年发行的粮票,上面印有“开山屯”地名和“面粉”的朝鲜文。
粮票上的少数民族文字有时还反映出特殊的“民族关系”。前面我们已经提到1974年宁夏粮票中的蒙古文。其实,在宁夏粮票上出现蒙古文并不限于这一年的粮票。1975年发行的工种粮票上也出现过蒙古文。如果要说明宁夏对蒙古文的这种“好感”的原因,我们自然可以讲当年有一大片内蒙古地方划入宁夏,使宁夏的蒙古族人口“大增”的情况。粮票发行部门肯定考虑过这一情况。但回族与蒙古族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的确是千真万确。人们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贺兰山脉源于蒙古语(意思是“骏马”)的事实可见其一斑。
在我的粮票收藏品中有一枚“得意”之作。这是一枚由四川省冕宁县拖乌自治区印制的“粮食供应介绍证”。一说起“拖乌”,知道一点中国共产党长征史的人都很熟悉。“拖乌”地处四川省冕宁县东北。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此地,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结盟,为长征的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当然,作为“粮票”,这个票的“得意”之处在于,其上面盖有彝文印章。根据旁边的汉文,意思是“冕宁县拖乌彝族自治区解放乡人民政府”。当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没有规范化,在县以下的行政区域也成立“自治区”。据一些老同志介绍,这大概是1952年的事情。后来,随着区域自治制度的逐步规范化,这些地方先后成立了相关民族的“民族乡”。可见,这个“粮票”的宝贵之处不仅在于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的印有彝文的票证,同时又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历史见证。
粮票上的西部旅游名胜
当人们广泛谈论西部大开发时,首先想到的往往都是西部优美壮丽的名山大川和与此相伴的旅游资源。的确,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特别是广大西部,从发行的“粮票”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早已注意到这一点,大量介绍了各地的旅游资源,可谓已开始进行“广告宣传”。
在各地进行的“广告宣传”中,贵州省于1980年发行的一套“贵州省粗粮供应票”对黄果树瀑布的“宣传”十分成功。尽管黄果树瀑布都统一用黑色描写,但不仅瀑布本身画得相当精细,很好地反映了这一中国第一瀑布的美景,而且在不同的票面上,尽管搭配的背景颜色和大小各不相同,但个个显得非常和谐,无论是蓝色的背景,还是紫色的衬托,都让人感到大自然的庄重、清新和流动。
应该说,在粮票上反映出来的西部地区名胜古迹是数不胜数的,很难一一进行介绍。如果我们进行简单的分类介绍,举例有:
在“自然风光”方面,有新疆的天池(1983年的“乌鲁木齐市粮票”[500克])、广西的漓江(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定量粮票”[1斤])和象鼻山(197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通用粮票”[2两])、西藏的珠穆朗玛峰(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专用粮票”[2500克])和云南石林(1980年“云南省粮票”[1斤]),等等。
属于人文景观方面的,有乌鲁木齐市的红山(1983年“乌鲁木齐市粮票”[2公斤])、贵州的遵义(1974年“遵义市工种差额购粮票”[3斤])、西藏的布达拉宫(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专用粮票”[5000克])、内蒙古的成吉思汗陵(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粮票”[2两])和五当召(1991年“包头市地方粮票”[100克]),以及云南的龙门(1980年“云南省粮票”[2两])、大理三塔(1990年“大理市面制品票”[1500克]),等等。
西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塔也很多。过去,在一般人印象里,各种类型的“塔”似乎只在内地,大西北似乎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其实,大西北特别是广大民族地区的宝塔并不比内地逊色多少。例如前面提到的1980年内蒙古发行的“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粮票”(2两)上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即五塔寺召),与呼和浩特市旧城慈灯寺的宝塔无论从其历史来说还是就其艺术工艺而言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特别是塔后刻有的蒙古文天文土石刻尤为珍贵。1974年甘肃省粮票5两票上的是丝绸之路重镇兰州的白塔山,山顶上的小白塔虽然不很显眼,但资格却很老。这是一座元代建筑,明景泰年间重建,七级八面,高约17米。197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通用粮票”(1斤)上的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桂林宝塔。该粮票布局紧凑,印制精美。古塔雄立,倒映于水,竹筏渔翁,水草新篁,可谓“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生动写照。
粮票上的西部发展史
一谈起西部工业,很多人往往认为那里都是戈壁荒漠,更谈不上什么现代工业了。其实,经过解放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部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毛之地了。
我国各地汽车厂家之多,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但其中还有产自“西部”的青海省的“青海湖”汽车,知道的人可能不一定很多。当年,青海还特意在他们的粮票上“刊登”广告,宣传过这“青海湖”汽车(1975年“青海省地方粮票”[5两])。这是大力发展地方工业的60年代,青海人在我国汽车工业史上留下过的一笔。
“青海湖”汽车只是西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实际上,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西部也曾经创造过很多辉煌,其中仅以钢铁工业为例,就有包头钢铁厂(1991年“包头市地方粮票”[1000克])、昆明钢铁厂(1973年“云南省粮票”[5斤])等等。
西部很多的现代工业往往都是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其中新疆的石油曾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在新疆发行的粮票上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油田的宏伟场面(1983年“乌鲁木齐市粮票”[100克])。
当然,一说起西部,人们首先联想起来的是“地广人稀”,因此,发展交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前提。有趣的是,尽管我们讲的西部地区大都远离大海,是就连大江大河也不多见的干旱地区,但1973年青海省的西宁市发行的斤面票上却印有一艘大型货轮。不过,千万别以为这仅仅是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羡慕”。要知道,青海省有全国最大的方圆180公里的咸水湖——青海湖。据介绍,一直到10多年以前,那里还设有海军鱼雷发射试验基地。
西部地域辽阔,因此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是进行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前提。作为历史的见证,小小的粮票也如此地反映了西部的交通发展史。其中既有世界屋脊上的青藏、川藏公路(196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粮票”一组),也有我国内地最大的航空枢纽——乌鲁木齐机场(1983年乌鲁木齐市粮票[5公斤])。至于铁路,可以说,在各西部省区的粮票上出现过许多铁路及火车站的“镜头”。例如,1967年“云南省地方粮票”(2两)、197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粮票”(1两)、1975年“青海省地方粮票”(3斤)、1974年“甘肃省粮票”(1斤)、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奖售粮票”(原粮,5斤),等等。
粮票上的西部资源
西部大开发自然离不开大西北的资源。这种资源除前面提到的旅游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地表农牧业资源和地下矿产、石油等资源。
当然,要说西部最大的,印象最深的特点是那里草原多。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所以,草原就成了西部粮票中“出场”频率最高的主角。从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1斤“地方粮票”上的草原风情算起,属于这一类的粮票真可谓不计其数,如196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粮票”(2两)、197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粮票”(1两)、1973年“西藏自治区粮票”(2两)、1974年“甘肃省粮票”(2两),等等。实际上,我国90%以上的草原分布在大都属于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盛产牛、羊、绵羊、牦牛、马、骆驼等各种牲畜。
我国的森林很大一部分也分布在西部和民族地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共有约7亿多亩的森林,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41.6%,木材蓄积量52亿立方米,大约占全国总蓄积量的51.1%,无论是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粮票”(3斤)上的茫茫大兴安岭森林,还是1975年“吉林省地方粮票”(4两、1斤)上的长白林海和197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粮票”(半斤)上的天山南北,都通过粮票这样一个方寸世界,向人们展示了西部丰饶的林中宝藏。
西部其它方面的自然资源也都十分丰富,如地下的矿藏、纵横交错的河川及其水力资源,等等。这些在各地的粮票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1974年“甘肃省粮票”(1两)上就绘有被称作黄河第一坝的“刘家峡水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粮票上的少数民族与西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