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釉瓷有多少年的历史?颜色釉瓷是怎么制作的?
色釉瓷又称颜色釉瓷,是依靠釉水色彩的变化来装饰瓷器的。通常在釉料之中调整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就能达到改变釉色的目的,如铜红、钴兰、铁黑、铅绿等等。在釉料里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影响色釉成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料度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颜色釉瓷有多少年的历史?颜色釉瓷器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的瓷器品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两晋到宋元时期,虽然有一些精品出现,但由于窑型千年不变和火候控制不够,瓷器品质提升有限。到了元代末期,江西景德镇进行了两项重大改革创新:一是新型窑炉的出现,加大了对火的控制力;二是“二元配方”的应用,提高了胎泥的硬度。这些改革使得瓷器在胎泥、釉料、拉坯成型、烧窑等核心技术上得到了飞跃,瓷器才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颜色釉瓷制作工艺:
颜色釉瓷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配釉:在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作为着色剂,如铁、铜、锰、钴等。这些着色剂会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同的颜色。
施釉:将配制好的釉料均匀地施在瓷器的胚胎上。这一步需要极高的技巧,以确保釉料能够均匀覆盖在胚胎表面。
焙烧:将施釉后的胚胎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焙烧,通常需要达到1250摄氏度的高温。在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氧化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各种颜色的釉面。
窑变:由于窑变的不确定性,每件颜色釉瓷在烧制过程中都会产生独特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每一件颜色釉瓷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