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回复: 0

新中国粮票票样研究----丁俊

[复制链接]

129

主题

4

回帖

436

积分

版主

积分
436
发表于 2024-9-26 17: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票样”是粮票正式发行前粮食部门为了宣传新版的粮票提前印发的样票。其主要功能是给粮食部门工作人员用来鉴别真假票用的依据。票样和正式发行的粮票的区别在于票面加盖有“票样”(或是“样张”)等字样。票样的发行量相对于实用粮票而言要少很多,它仅作为粮食部门内部人员鉴别真假票使用,不具备实用粮票的流通性,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因此,除了粮食部门工作人员外,一般老百姓在当时是接触不到票样的。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长达几十年的粮食凭证供应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粮票最终完成其历史使命离开了人们的生活。粮食部门将过期的库存粮票先后进行销毁处理,在销毁过程中不少库存粮票流入了社会,粮票便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收藏领域。在粮食部门流出的粮票中就有一部分是我们以前看不到的粮票票样。因此,票样的收藏也就成为了粮票收藏的一个分支。
        票样的发行有时并非我们所想象的在实用票上加盖“票样”两字,其加盖的形式、字体、字号、字距、颜色及位置等都涉及图案的美观以及防伪等要素。现就以下方面谈一下粮票的票样。
      (一)票样存世的形式:
        粮食部门为了使用方便,票样的发行一般有三种形式出现:
      (1)随文件发行
        通常新版粮票发行前粮食部门都会对其下级单位下发类似使用公告的文件。其内容一般都是通告某年某月开始正式起用新版的粮票,为了让相关工作人员对新版粮票有所认识,通常在下发的文件后粘贴相应的粮票票样一套,以作内部宣传、鉴别使用。
        这种随件下发的票样,一般比较少,大多是作为粮食部门档案装订存档保留下来的。有的装订打孔时甚至还破坏到票面,所以一般品相不大好。但却是作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极具史料价值。但这种形式的票样留存下来的很少,自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样本形式发行
        样本是由粮食部门专门印制的粘贴粮票票样的小册子,里面分别粘有一套全套粮票的票样(图1),有正反两面粘两套的。粮食部门直接将样本下发各下级部门,以便于粮食部门内部的使用。大多数粮票票样都伴随样本发行。但也有不少票样没有发行样本。
      (3)散票(成套)留存
        有些粮票票样发行时未专门制作样本(或者在增发某一枚粮票时不再重新制作样本),粮食部门通常就简将整套票用回形针或订书针订在一起下发,这也是为和我们常会看到有些票样上留有针孔和锈迹的原因。这种情况在浙江票(薄纸)中比较常见,再如广东63,广东71的票样许多都留有锈孔。
        全新品相的散票流出也很多的,一般都是从粮食局库存里弄出来的。有些还有出现联张、版张的,比较常见的有宁夏68语录票样是5联流出的,湖北76票样有10枚小版流出的,还看到过浙江薄纸票样有大版或整版流出的。(图2)
        从收藏保存的角度来看散票更容易存放。而文件、样本的保存就比较麻烦,但其价值一般要高于散票,各存利弊。也有藏友为了入册便于欣赏,将票样从样本上撕下保存的。这就随个人喜好了。
        收藏票样的朋友都知道并不是每一套粮票都发票样的,有些粮票发行时没有发行票样。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浙江油票是每隔两年换一次图案的,则第二年同图案则不发行票样。再如浙江74和浙江76图案相同,后者就没发行票样。这都可以从一些留存下来的文件资料里得知。
        另外,还有一些只存在票样而未发行实票的,如安徽69语录的5斤票(图3)据说印好后发现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语录给弄错了,最终这枚未能发行,现在能看到的只有票样;再如福建77中也有一枚票只有票样而没发行实票的。
      (二)票样加盖的文字
        粮票票样通过加盖“票样”等文字以区别于实用票。其加盖“票样”字样的最为常见;加盖“样张”的也较常见;还有少量加盖“样票”、“样本”等字样。另外一些带有流水号的粮票,如早期票中军票、部分省票;后期票中国票78(图1)、军票2000都有流水号。其票样的流水号一般均为“000000”。
        票样加盖的文字一般由各省粮食局的习惯而定。目前看到加盖“票样”字样的是最多的;此外浙江的薄纸票,上海的月份票一般都加盖“样张”字样。江苏票最有意思,
      72年以前的粮票票样都加盖“样张”;
      72年以后的粮票票样都加盖“票样”;而江苏72票样的前三枚加盖“样张”,后四枚加盖“票样”。其他文字就少见多了,可以看到的有:广东63加盖
      “样本”字样、浙江71则加盖“样票”字样。还看到过一些地方票有加盖“样品”等文字的就更罕见了。(图4)
      (三)票样加盖的形式
        票样的加盖形式一般分为“机制”和“手盖”两种。所谓的“机制”是指粮票印刷过程中直接将“票样”两字印刷在票面上。而“手盖”是在印刷好的粮票票面上人工加盖上“票样”字样的印章。
        其区别在于“机制”票样由于是专门制版印刷的,用的是油墨,所以一般字迹清晰,线条均匀,加盖位置固定准确。而且油墨印上后干得很快,所以票在叠放时背面一般不会沾到正面的字样。
        而“手盖”票样一般用刻有“票样”字样的印章沾用印泥直接加盖于票面。加盖所用印泥材质如果较差的话,时间长了,会有渗油现象(加盖文字周围有一圈油);而且印泥不容易干,印完没干透直接叠放背面往往会留有下一张的印色;此外由于人工加盖用力不均匀会导致字迹不清晰甚至出现叠影,线条粗细不均匀,加盖的位置因人为关系有所偏差。这些都可用来区别“机制”和“手盖”。
        一般国票、省票的发行都比较正规,大多票样都是“机制”的。有少部分票样“手盖”也是因为漏发、补发或是因时间关系来不及印制而就简使用“手盖”的形式。一套票中一般加盖形式只有一种,要么“机制”,要么“手盖”。但也有例外,比如浙江79年奖售粮票票样(图5),6枚中有5枚是“机制”票样,而半斤是人工加盖的。其原因就是半斤票是后来补发的一枚,当时没有专门印制票样,就临时使用“手盖”的方式。
        另外,票样的加盖大多是在票的正面加盖;也有盖在反面的,如上海72反面票样(图6);更有正反两面均加盖的,如辽宁69票样(图7);还有正面一套反面一套,两小套合为一套的,如福建66;此外像山东票中出现票样图案只印单面(反面为白纸),再加盖的,常见有山东69语录票样。
      (四)加盖文字的字体
        粮票票样加盖文字的字体相对比较复杂,各省由各自的使用习惯,一般各不相同。但其加盖字体的主要风格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通过国票、军票的加盖特点来大致了解省级票样的加盖情况。
        根据各年代发行的国票、军票并结合省票票样的加盖情况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早期粮票的票样(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加盖字体一般为较常见的印刷体,比较多见的有楷体、(老)宋体、仿宋体、黑体等(图8)。而且简、繁体字都有使用,不是很统一。如国票55的票样用的字体是(繁)仿宋体,而国票57票样则用的是楷体,早期军票票样常用(老)宋体等。当然也有用其他字体的如隶书甚至篆书。如军票60的票样的后几张用的就是篆书,很少见。
        (2)中后期粮票的票样(60年代中期以后到80年代)的加盖字体一般空心字用得比较频繁。从国票62一直到军票81都是用空心字。受国票影响那段时间的省票票样也开始对空心字进行铺开(早期省票票样中也有已使用空心字的如山东55的票样)。当然部分省市也有沿用早期风格的,如四川70的票样还在用(简)仿宋体,江苏72票样中还有用楷体的。但综观那一时期的票样加盖的字体,空心字还是占很大比例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好几种不同风格的空心字体。整理之后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空心字体。(图9)
        除此之外还出现过一些部分省票中独有的空心字体,如:湖北71票样的后四枚用空心隶书,湖北73农村票样、江苏72票样的前3枚用的是空心黑体。(图10)
        (3)后期粮票票样(70年代中期以后)的加盖字体又开始就简,使用最为便捷的黑体字,一般为电脑中字体库中的黑体(加粗),也有不加粗的,但比较少
        当然黑体字的使用在70年以前在上海月份票、浙江薄纸以及湖北票样中已有了大面积的使用。其他也有像江苏69、甘肃69的票样也用黑体字,但全国各省大面积铺开使用还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并且70年以前和以后所用的黑体字的字形是有细微区别的。如浙江67定额票样和浙江76定额票样中加盖的“样张”两字是有细微差别的(图11)。这些细微的差别估计和当时印刷文字字体的改革有关。也有加盖空心的黑体字的,如前面说到的湖北73年农村票样,但这种情况很少。总之70年代中期以后加盖黑体字就成为票样加盖字体的主流。
        不管哪一时期的票样,一般情况下成套票样中加盖的文字字体是统一的。当然一套票样中出现两种甚至几种不同字体,其原因可概况如下:
        (1)一套票中数枚票是分批发行的,如湖北66票样前五枚使用空心字,而后一枚10斤票样使用黑体字,其原因就在于10斤面额票样是67年增发的一枚。所以分批发行是造成同一套票样中字体不同的原因之一。
        (2)粮票票样的加盖有时会考虑到票幅以及尽可能不遮盖到图案而选取不同的字体。河南72年就是最好的例子。7枚票中5枚使用同一种空心字,另两枚中1两票可能就是考虑到票幅太小,所以选用另一种小号的空心字。而对于大票幅的1斤票选择使用小字的原因就在于考虑到尽可能不遮盖其票面的图案(图12)。可见票样的加盖这么一件小事也是存在着美学的。(3)选用不同字体加盖有时还用以防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云南67票样6枚票中票幅都差不多,却选用两种不同的空心字体。毕竟那个时代粮票对于人们的意义有时甚至超过钞票啊!市面上常会出现假票,所以票样的防伪显得更加重要。
      (五)加盖文字的字号、字距和位置
        粮票票样的文字加盖时为了使加盖后票面美观、加盖文字尽可能不遮盖到图案考虑,会选取不同的字体。同时一套票样中加盖文字的字号和字距也会有所不同。
        加盖文字的字号一般由票幅决定,比如军票67价购票样的50斤和后三枚是同一种空心字,但由于50斤票幅小,所以,选取的字号相对小一点。同样宁夏68票样的前2枚和后4枚也有这种情况。(图13)
        而加盖文字的字距一般由图案决定。以江西78票样来看,6枚票加盖同一种字体,看似最没特征的一套。但仔细观察其中文字的字距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以其中1斤、3斤、5斤票为例,这三枚票幅相同,但1斤票样的字距为29mm,而3斤、5斤票样的字距为26mm(图15)。相同尺寸的票为何印刷时那么麻烦分别制版呢?原因可以从图案上找到。江西78票样的3斤、5斤图案相对居中,而1斤票样图案的火车头将近到了票面的边缘,所以加盖文字为了尽可能不覆盖到火车头,所以拉开字距调整为29mm。这样的情况在国票省票里很多见的。
        另外图案的位置往往还决定了票样的加盖位置,还是以江西78票样来看3斤、5斤票样字体、字号、字距都相同,但5斤票样加盖的位置相对3斤而言更靠左一点(图14),这绝对是印刷时作的特别考虑,原因就是5斤票的图案相对靠左,而3斤票的图案相对靠右,加盖时为了不遮盖粮票案,而作出了细微的位置调整。所以同一套票中每一枚的加盖位置都可能因图案的位置而相应有所不同的。
        由此可以看出设计者还是很有想法的,票样的加盖中还蕴含着美学的思想。当然并不是每套票都会有这种特殊的设计。但这种细微的差别如今却可以为我们对票样的辨伪提供依据。
      (六)加盖文字的颜色
        票样加盖的文字的颜色比较常见的为黑色和红色。一般情况同一套票样的加盖文字颜色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少成套票样选取2种或几种颜色加盖的。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防伪的手段,我开始也这样认为,仔细整理后,发现防伪并不是主要原因。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国票65票样中的1斤加盖蓝色,其余均为红色;安徽72票样中除了3斤加盖蓝色,其余也都为红色;宁夏68票样中10斤加盖蓝色,其余均为红色。拿出这几张票放在一起看你会发现,国票65的1斤和安徽72的3斤票面都是红色的,而宁夏68的10斤加盖位置的工农兵图案的线条是红色的。显然如果这些票加盖的文字为红色的话,会和票面颜色及图案颜色混淆。故而选取了其他颜色来加盖。(图15)
        当然也有特意选取不同颜色以作防伪的,比如河北72票样一共才两枚,选取2种很少用的颜色蓝色和紫色。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只是为了防伪。这样例子也不少。
      如此看来加盖文字的颜色的选取,一般会避开与票面颜色及图案颜色相同或相近的颜色加盖。其目的更多是为了更突出“票样”两字,同时也成为了我们如今对票样进行辨别真伪的依据之一。
      (七)同一枚票加盖文字的位置和字体等
        前面提到由于票幅及图案因素造成一套票样中几枚票的加盖位置不同的情况。但对于同一枚票的加盖位置应该是固定的。“手盖”票样可能会有较大的位置误差,但对于“机制”票样都是统一制版印刷的,位置相对而言固定的。但有时会出现适当的移位也是正常的,毕竟粮票的印刷都会出现移位,何况票样的加盖。如手头上有两枚河南75的2斤票样(图16)加盖位置出现移位的现象,这也是正常的。但无论怎么移字号、字距是不会变的。因为是统一制版印刷的。
        另外同一枚票样也会出现不同字体,一般都是因为分批发行的缘故,比如黑龙江70年票样有两种,湖北71年的半斤票样有两种(图17),江西68票样的前3枚有2种等。这些情况毕竟少数,一般都有粮食局资料记载;大多数票样都只有一种的。如无资料记载作为依据的话,出现2种票样很有可能其中有一种是伪造的票样。
      (八)错票样
        粮票有错票,票样也有。所谓错票讲得难听点就是次品,印坏了的。很少见可遇而不可求,在藏家眼里反倒珍贵。手头票样错票不多,举几个例子吧:
      (1)倒盖:如图中的湖北71的1斤票样的文字是颠倒的(图18),去年网上拍得,在国票省票票样里很少见。是印刷时纸张放反造成的。
      (2)加盖文字不完整:如图河南80的3斤票样,其中“样”字下方没印好,文字残缺(图19),估计印刷时版子上有灰尘遮挡造成。
      (3)漏字:如图浙江85农村票样5联张中有一枚只有“张”字,“样”字不翼而飞(图20),估计是印刷时版子上的粘贴的字块脱落造成
      (4)补版加盖的:如图浙江86定额票样,中“样张”两字字体不同(图21),可能就是版子上字块脱落后,补贴上的。
        票样的错票和实用票的错票一样有些错误可能想都想不到,这里就只用手头现有的资料找出以上几种情况吧!
        票样收藏虽然是粮票收藏的一个分支,但其中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值得去研究的。通过研究票样我们可以了解粮票的设计,发行的背景;可以作为我们现在粮票收藏的辨伪的依据;而票样本身的辨伪更是一门大学问。

陶宏伟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手机13712627879(微信同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粮票收藏网

GMT+8, 2025-1-18 13:14 , Processed in 1.1020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